高清圖譜+絕招 | 蘋果樹28種病蟲害防治辦法大全
蘋果的病蟲害是影響蘋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,也是果農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。了解病蟲害的種類以及用藥對于蘋果的種植管理顯得尤為重要。
那蘋果樹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?又該如何防治?我們就來了解一下。
一、病害
01
輪紋病
是蘋果樹種植的過程中多發的一種病害,一般集中于多雨天氣多發。
秋季多雨,輪紋病多發。
危害特點:
樹枝的皮孔周圍會出現近圓形的近深紅色的病斑,嚴重時會出現樹皮開裂、樹皮呈現粗皮狀的現象。
▲樹皮
幼果時期出現輪紋病的狀況較少,一般其多發期在果實成熟期之后,嚴重時果樹在短時間內出現腐爛的現象。
▲果實輪紋
防治:
1.樹干上發現病斑時及時刮除。
2.藥劑防治
重點有3個時期。
5月上旬初侵染時、6月上旬病害侵入和初發期、6月下旬至7月中旬時期。
5月到6月上旬,重點噴保護劑如:三乙膦酸鋁·多菌靈、代森錳鋅、波爾多液·代森錳鋅、堿式硫酸銅等。
病毒侵入和初發期保護劑與治療劑復配:如三唑酮·乙蒜素乳油、甲基硫菌靈·代森錳鋅、異菌脲·多菌靈、戊唑醇、惡唑菌酮·氟硅唑等。
02
輪斑病
危害特點:
主要危害葉片,也侵染果實。
葉片染病,葉斑多集中于葉緣。
病斑初期為褐色至黑色圓形小斑點,后擴大。
葉緣病斑呈半圓形,葉中部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,淡褐色且有明顯的輪紋。
后期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色或灰白色,上邊散生著黑色小粒點,病斑常破裂或穿孔。
高溫潮濕時,病斑背面長出黑色霉狀物。
果實染病,病斑黑色,病部軟化。
藥劑防治:
甲基硫菌靈、代森錳鋅、多氧霉素、乙蒜素、堿式硫酸銅等。
03
圓斑病
多在氣溫低時發生,黃河流域4月下旬到5月上旬始發。
5月中下旬進入盛期,一直可延續到10月份。
危害特點:
主要危害葉片,也侵害葉柄、樹梢和果實。
葉片染病剛開始出現黃綠色至褐色邊緣清晰的圓斑,病斑與健部交界處呈紫色,中央有個小黑點,像雞眼形狀。
果實染病,果面會出現不規則稍凸起暗褐色不規則或呈放射狀污斑,斑上具黑色小粒點,斑下組織硬化或壞死,有時龜裂。
藥劑防治:
在落花后發病前用:嘧啶核苷類抗生素、多菌靈、丙森鋅、1:2:200倍式波爾多液等。
04
炭疽病
果實坐果后便可受侵染,果實生長后期也是發病盛期。
危害特點:
主要為害果實,也可為害枝條。
初期果面上出現淡褐色小斑點,逐漸擴大,呈褐色或深褐色,表面軟腐下陷,果肉腐爛呈漏斗形,可爛至果心,具苦味,與好果肉界限明顯。
▲炭疽病初期
▲中期
后表面形成小黑粒點,后變黑色,成同心輪紋狀排列。
▲后期
嚴重時幾個病斑連在一起,使全果腐爛、脫落。有的病果失水成黑色僵果掛在樹上,經冬不落。
藥劑防治:
發病前可噴堿式硫酸銅膠、代森錳鋅等
發病初期可用異菌脲、甲基硫菌靈·代森錳鋅等。
05
褐斑病
又稱綠緣褐斑病,是引起蘋果樹早期落葉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。
危害癥狀:
病斑有三種類型:
①同心輪紋型。
病斑圓形,四周黃色,中心暗褐色,有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(病菌的分生孢子盤),病斑周圍有綠色暈。
②針芒型。
病斑似針芒狀向外擴展,無一定邊緣。
病斑小而多。
③混合型。
病斑很大,近圓形或不規則形,暗褐色,中心為灰白色,其上亦有小黑點,但無明顯的同心輪紋。
有時果實亦能受害。病斑褐色,圓形或不整形,凹陷,表面有黑色小粒點。病部果肉褐色,呈海綿狀干腐。
防治措施:
(1)合理修剪,注意排水,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。秋、冬季清掃果園內落葉及樹上殘留的病枝、病葉,深埋或燒毀。
(2)一般5月中旬開始噴藥,隔15天1次,共3~4次。
常用藥劑有:
波爾多液;甲基托布津;代森錳鋅,或百菌清等。注意在幼果期噴用波爾多液易產生果銹。
06
斑點落葉病
斑點落葉病是在蘋果樹的成長階段多發的病害。
多發于春季、秋季兩個階段,氣溫不是特別低的時期。
若發生連續的陰雨天氣, 會加重發病。
危害癥狀:
主要危害蘋果的幼葉、 新梢進而會影響蘋果的果實,造成果樹減產。
首次發病多發于 5至6 月,在果樹的出葉時期,主要會影響蘋果樹的幼葉與樹梢。
后期發病多發于 8至9 月,為果實將熟期,這一時期主要會造成樹葉大面積枯黃、掉落,從而影響果實的發育情況, 進一步影響果樹的產量。
藥劑防治:
發病前可噴多抗霉素·代森錳鋅、丙森鋅、多抗霉素·克菌丹等。
發病初或發病較普遍時可噴:寧南霉素、苯醚甲環唑·甲基硫菌靈等。
07
腐爛病
主要表現為潰瘍型和枝枯型,以危害蘋果枝干為主。
危害癥狀
潰瘍型主要危害結果樹的主干和主枝,發病盛期在冬春季和夏秋季,主要危害衰弱樹。
初期病部樹皮上出現紅褐色、水漬狀、微腫起、圓形至長形病斑,質地松軟,手壓凹陷,有黃褐色汁液流出;剝開病皮,整個皮層組織紅褐色腐爛,有濃濃的酒糟味,較易剝離。
枝枯型:
病部組織褐色或暗褐色,松軟糟爛,邊緣不清晰,不腫起,不呈水浸狀,病組織腐爛,略帶酒糟味,感病枝條失水干枯,后期病斑表面產生很多小黑點。
藥劑防治:
腐殖酸·硫酸銅、硫磺·福美雙等。
08
黑點病
蘋果落花后10天~30天易感病,七月上旬開始發病。
危害癥狀:
主要危害果實。
發病初期圍繞皮孔,出現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綠色病斑,病斑大小不一,小的似針尖狀。
病斑形狀不規則,稍凹陷,果肉稍有苦味,周圍有紅色暈圈,與蘋果痘斑病相似。
防治措施:
(1)果實套袋,可減輕病害發生
(2)套貸前噴藥,可選擇的藥劑:甲基硫菌靈、嘧啶核苷酸類抗生素、多菌靈等。
09
小葉病
主要是由缺鋅或不合理的修剪造成的。
危害癥狀:
兩者造成相同點:
主要表現為病枝春季發芽較晚,抽葉后生長停滯,葉片狹小,葉緣向上卷,質厚而脆,葉片呈淡黃綠色,病枝節間短,葉細叢狀簇生。
不同點,表現部位:
缺鋅表現在一片或一個區域,不是整個植株,癥狀有輕有重,表現由輕到重的過渡。
不合理修剪癥狀出現在個別植株或個別骨干枝上。在鋸口或環剝口以下大多能抽生2~3個強旺的新梢,大多為隱芽萌發,而缺鋅小葉病植株枝條后部較難萌發。
防治措施:
(1)增施有機肥,便于鋅吸收利用,合理修剪。
(2)缺鋅的補鋅元素,在樹上或樹下增施鋅肥。
如發芽前樹上噴施3~5%的硫酸鋅或發芽初噴1%的硫酸鋅溶液,當年效果比較明顯。
10
花葉病
危害癥狀:
主要在葉片上形成各種類型的鮮黃色病斑,其癥狀變化很大,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。
重花葉型:
夏初葉片上出現鮮黃色后變為白色的大型褪綠斑區。
輕花葉型:
只有少數葉片出現少量黃色斑點。
沿脈變色型:
沿脈失綠黃化,形成一個黃色網紋,葉脈之間多小黃斑,而大型褪綠斑區較少。
條斑型:
病葉沿葉脈失綠黃化,并延及到附近的葉肉組織。有時僅主脈或支脈發生黃化:變色部分較寬,有時主脈支脈小脈都出現較窄的黃化,整個葉片呈網紋狀。
環斑型:
病葉上出現鮮黃色環狀或近環狀斑紋,環內仍然是綠色的。
防治:
(1)對病樹加強肥水管理,增施農家有機肥,適當重修剪,增強樹勢減輕為害。
(2)發病初期可選藥劑:混合脂肪酸、鹽酸嗎啉胍.乙酸銅、三氮唑核苷、寧南霉素等。
11
黑星病
早春是病害的發生主要時期。
果實一般從膨大期開始發病,膨大后期發病最嚴重,成熟期發病較少。
該病菌可隨蚜蟲傳播。
危害癥狀:
蘋果黑星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。
葉片上病斑近圓形或呈放射狀,初期葉上生綠褐色霉層,稍后霉層漸變為褐色至黑色。嚴重時病斑布滿全葉,葉片枯焦,易早期脫落。
葉柄、葉脈及果實等上的癥狀都與梨黑星病相似,特點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蓋一層黑霉。
防治:
(1)加強栽培管理。增施有機肥,低洼積水地注意及時排水,改良土壤,以增強樹勢。
(2)發病之后可噴氫氧化銅干懸浮劑、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、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等。
12
銹病
一般在春天蘋果樹開花前后,天氣溫暖,氣溫在17~20度,如遇陰雨連綿易發生。
危害癥狀:
主要為害葉片,也能為害嫩枝、幼果和果柄。
葉片初患病正面出現油亮的橘紅色小斑點,逐漸擴大,形成圓形橙黃色的病斑,邊緣紅色。發病嚴重時,一張葉片出現幾十個病斑。
發病1~2周后,病斑表面密生鮮黃色細小點粒。
新梢發病,剛開始與葉柄受害相似,后期病部凹陷、龜裂、易折斷。
幼果染病后,靠近萼洼附近的果面上出現近圓形病斑,初為橙黃色,后變黃褐色,病斑表面也產生初為黃色、后變為黑色的小點粒,其后在病斑四周產生細管狀的銹孢子器,病果生長停滯,病部堅硬,多呈畸形。
藥劑預防:
可選藥劑有:多菌靈、三唑酮、萎銹靈、烯唑醇、氟硅唑等。
13
銹果病
主要是通過各種嫁接方法傳染,5~7月是發病高峰期。
一般與梨樹混栽的果園或離梨園較近的果園多發。
危害癥狀:
1.銹果型:
病果在落花后約一個月,頂部先發生深綠色的水漬狀變色部分,逐漸沿果面縱向擴展,并發展成為與心室頂部相對的五條規整的斑紋。
此后五條斑紋逐漸木栓化變成鐵銹色病斑。
隨著果實的生長、銹斑龜裂,果面粗糙,甚至果皮裂開。
2.花臉型:
病果在著色前無明顯變化。
著色后在果面上散生很多近圓形直至成熟時也不變紅的黃綠色斑塊。
至果實成熟后,變為紅、綠相間的花臉狀。
3.銹果花臉型:
病果上表現有銹斑和花臉的復合癥狀。
病果在著色前,多在果頂部發生明顯的銹斑,或在果面散生零星斑塊。
著色后,在未發生銹斑的部分或銹斑周圍發生不著色的斑塊,呈花臉狀。
預防措施:
此病最根本的方法是栽培無毒蘋果苗。
清除病源:發現病苗及病株,及時拔除燒毀。
銹果不嚴重,不忍心拔除的,則必須在病樹周圍開溝斷根,防止根部接觸傳染;輕病樹可試行高接抗病品種。
修剪工具消毒殺菌,減少農事操作人為傳播等。
果實花臉主要是由蟲害引起的,防治時除加殺菌劑外,每次噴藥加上阿維菌素,既可提高殺蟲效果,也可兼治花臉病。
14
霉心病
一般開始侵入果心的時間是5月下旬。
果實開始發病的時間是6月下旬。
危害癥狀:
蘋果霉心病主要為害果實,造成果實心腐和早期脫落。
病果果心變褐,充滿灰綠色或粉紅色霉狀物,從心室逐漸向外霉爛,果肉味極苦。
外觀癥狀不明顯,較難識別。幼果受害重的,早期脫落。
防治:
發芽前噴撒3~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用0.3%的五氯酚鈉,鏟除病菌,減少田間病原。
花后及幼果期可噴藥劑有異菌脲、甲基硫菌靈.磺、多菌靈等。
15
白粉病
4~9月為病害發生的高峰期。
危害癥狀:
主要為害實生嫩苗,大樹芽、梢、嫩葉,也為害花及幼果。
病部滿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。
防治措施:
抓住防治白粉病的關鍵時期(關鍵時期:清園期、花露紅期和花后7-10天),及時進行化學防治。
(1)往年白粉病嚴重的果園在春季時使用氟硅唑全園進行徹底清園。
(2)花露紅期使用腈菌唑懸浮劑或乙嘧酚全園噴霧。
(3)落花后再補噴一次吡唑·戊唑醇或乙嘧酚就可以對全年的白粉病有一個很好的防效。
16
灰斑病
一般與褐斑病同時發生,但在秋季發病較多,為害最重。
高溫高濕降雨多而早的年份發病重。
危害癥狀
主要為害葉片。也可為害枝條、嫩梢及果實。
葉片受害,初期產生近圓形黃褐色、邊緣清晰的病斑,以后病斑變灰色。
高溫多雨季節,病斑迅速擴大成不規則形,多個病斑密集或互相聯合使葉片呈焦枯狀。
病斑中散生多個小黑點。
防治:
保護性殺菌劑可選用1:2.5~3:200倍波爾多液,或代森錳鋅等。
內吸性殺菌劑可選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環唑、或甲基硫菌靈、多菌靈等。
17
枝潰瘍病
危害癥狀:
主要為害蘋果枝干,造成樹皮壞死,枝條折斷或枯死,影響樹勢和產量。
病部初為紅褐色圓形小斑,逐漸擴大呈梭形,中部凹陷,邊緣隆起呈脊狀,病斑四周及中央發生裂縫并翹起。
病皮內部暗褐色,質地較硬,多爛至木質部,使當年生木質部壞死,不能加粗生長。
天氣潮濕時,在裂縫周圍有成堆著生的粉白色霉狀物。
防治措施:
(1)清除菌源,細枝感病后,應結合果園修剪剪除病枝。及時刮除粗皮翹皮藥劑防治。
(2)加強肥水管理,修剪適度,以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。
18
煤污病
7月下旬~8月下旬的雨季為侵染盛期。
多雨高濕是發病的主導因素。
危害癥狀:
果實表面產生褐至褐色污斑,邊緣不明顯,似煤煙塵落。
其菌絲層很薄,可用手擦去。
常沿雨水流動的方向發病,俗稱“水銹”。也可危害葉片,癥狀同果實。
藥劑防治:
一般果園應結合炭疽病、輪紋病、褐斑病等綜合防治。
山地果園在多雨季節、窩風地塊應防治3~5次。7月份每10天打藥1次。
除波爾多液外,還可用百菌清或苯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。
19
青霉病
俗稱水爛,是蘋果貯運過程中常見的傳染性病害。
危害癥狀:
一般從果面傷口處發生,先局部表現為黃白色軟腐,果面下陷,后呈圓錐狀向果心擴展,溫度高時發病,十余天就可全果腐爛。
在空氣潮濕時,病斑表面長出青綠色霉狀物。
腐爛果有特殊霉味。
防治:
(1)防止產生傷口
(2)對果庫及包裝物進行消毒
(3)藥劑處理:蘋果采收后噴苯菌靈、多菌靈、噻菌靈等藥劑侵泡5分鐘,然后再儲藏,有一定防效。
20
蘋果干枯病
主要為害定植不久的幼樹,多在地面以上10~30cm處發生。
危害特點:
多沿邊緣縱向裂開而下陷,與樹分離。
當病部老化時,邊緣向上卷起,致病皮脫落,病斑環繞新梢一周時,出現枝枯,則可致幼樹死亡,病斑上產生黑色小粒點。
病斑從基部開始變深褐色,向上方蔓延,病斑紅褐色。
防治措施:
(1)農業防治:
冬季涂白,防止凍害及日灼;
果園內不間作高稈作物;
初冬和早春灌水后,樹盤覆地膜,以保濕和提高地溫;
春季發芽前后要經常檢查,刮除病斑,對病重果樹,應剪除病枝干,帶出果園處理。
(2)藥劑防治:
刮除病斑后,在分生孢子釋放期,噴多菌靈、甲基硫菌靈、混殺硫懸浮劑等,每半個月噴1次,鏟除干枯病越冬菌。
21
日灼病
為害癥狀:
果實、枝干均可染病。
向陽面受害重。
被害果初呈黃色,綠色或淺白色(紅色果),圓形或不定形,后變褐色壞死斑塊,有時周圍具紅色暈或凹陷,果肉木栓化,日灼病僅發生在果實皮層,病斑內部果肉不變色,易形成畸形果。
主干、大枝染病,向陽面呈不規則焦糊斑塊,易遭腐爛病菌侵染,引致腐爛或削弱樹勢。
防治措施:
(1)果實套袋。
疏果后半月進行。各果園根據病蟲害發生程度的不同,因地制宜選用不同果袋,兼防其他病蟲害。需要進行著色的果實,采前半個月撤掉果袋。
(2)樹干涂白。
利用白色反光原理,降低插向陽面溫度,縮小冬季晝夜溫差以減輕夏季高溫灼傷。
(3)噴藥。
全樹冠噴0.2%~0.3%磷酸二氫鉀或0.1%硫酸鋅或其他微肥,可提高果實的抗性,起到減輕或防止日灼的作用。
22
水心病
主要是由缺鈣引起的。
危害癥狀:
主要表現在果實上,多在果心部發病,外觀表現正常,需將果實切開才可識別。
病部果肉的質地較堅硬而呈半透明狀。
重病果的水漬狀斑一直擴展到果面。
病果由于細胞間隙充水而比重大,病組織含酸量特別是蘋果酸的含量較低,并有醇的累積,味稍甜,同時略帶酒味。貯藏期病組織腐敗褐變。
防治措施:
葉面噴施鈣肥是減少蘋果水心病的有效措施。
一般在6月上旬對蘋果進行套袋,套貸前再噴氨基酸鈣400倍液或硝酸鉀300倍液。7月中旬摘袋時,噴氨基酸鈣400倍液加硼砂300倍液,以減少水心病的發生。
23
炭疽葉枯病
5月份遇雨水易受侵染,一直可延續到9月份,發病高峰期在7到8月連續降雨期。
為害癥狀:
主要侵染葉片,也侵染果實。
葉片發病初期產生深褐色壞死斑,病斑邊緣模糊,連續降雨時,病斑會迅速擴散至整個葉片,使葉片變褐壞死,呈焦枯狀,最后脫落。
果實受害,果面會出現紅褐色至深褐色的圓形壞死斑,病斑凹陷,周圍有紅色暈圈,病斑數量多,發病果實成“麻面果”,果實和幼嫩葉上會同時出現上述癥狀,與常見的炭疽病癥狀明顯不同。
防治措施:
強壯樹體是根本,做好果園管理工作。
科學防治病蟲害:可選藥劑代森錳鋅+咪鮮胺;1:2:200波爾多液等。
二、蟲害
01
蘋小卷葉蛾
危害癥狀:
▲小卷葉蛾
幼蟲為害果樹的芽、葉、花和果實,小幼蟲常將嫩葉邊緣卷曲,后吐絲綴合嫩葉,大幼蟲會將葉片食成孔洞或缺刻,將果實啃成不規則的小坑洼。
防治:
①利用黑光燈、糖醋、果醋或蘋小卷葉蛾性信息素捕捉;人工摘除蟲苞;人工釋放松毛蟲赤眼蜂等天敵。
②消滅越冬幼蟲的方法:在早春刮除樹干、主側枝的老皮、翹皮和剪鋸口周緣的裂皮等后,用舊布或棉花包成一個直徑5厘米左右的棉球,將棉球綁在1.5米長的木棒上,然后蘸50%敵百蟲300~500倍液,涂刷剪鋸口,殺死其中的越冬幼蟲。
02
食心蟲
危害癥狀:
幼蟲多從果?;炕蝽敳恐胩O果,2天后從蛀入孔流出水珠狀半透明的果膠滴,不久果膠滴干縮,在蛀入孔處留下一小片白色蠟質物。
防治措施:
(1)樹干涂抹石灰也是一個較好的方法,能夠有效殺滅藏于樹干的幼蟲。
(2)在蘋果食心蟲的防治中,常使用糖醋液誘殺法、性誘導劑誘殺法和黑光燈誘殺法。
(3)生物防治主要有天敵防治、生物農藥防治和干擾交配等。
(4)化學藥劑:20%氰戊菊酯乳油2000~4000倍液,10%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。
03
紅蜘蛛
危害癥狀:
紅蜘蛛吸食葉片及初萌發芽的汁液。
芽嚴重受害后不能繼續萌發而死亡。
受害葉片上最初出現很多的失綠小斑點,后擴大成片,以致全葉焦黃而脫落。
嚴重抑制了果樹生長,甚至造成二次開花,影響當年花芽的形成和次年的產量。
防治措施:
(1)在越冬雌蟲下樹前在主干基部捆綁草把誘集越冬雌螨,于次年化凍前將草把取下燒掉。
(2)保護天敵,綜合防治,合理用藥。
在花前、花后,當每百片葉上雌成蟲超過20頭時,要立即噴藥。
可選用:
2.5%聯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,或1.8%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,或10%阿維·噠螨靈乳油1500倍液。
04
棉蚜
危害癥狀:
成蟲、若蟲吸食為害寄生2~3年年枝條傷口、新梢、葉腋、果洼和外露根系,受害皮層腫脹成瘤,易感染其他病害。
幼苗受害,可使全枝死亡。
防治:
(1)摘除蟲害嚴重的葉和芽,集中燒毀。
(2)有放養天敵條件的地區,可放瓢蟲和草蛉,保護食蚜蠅、食蚜虻和其他天敵。
(3)早春芽開綻前至發芽展葉期
可噴:
50%吡蚜酮乳油3000~5000倍液,或10%啶蟲脒4000~6000倍液,或25%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00~2000倍液。
05
金紋細蛾
危害癥狀:
幼蟲取食葉片葉肉,形成橢圓形蟲斑。
葉片正面蟲斑稍隆起,出現白色斑點,后期蟲斑干枯,有時脫落,形成穿孔。病斑常發生于邊緣,嚴重時布滿整個葉片。
防治措施:
(1)冬春掃凈落葉,焚燒或深埋,消滅落葉中越冬蛹。
(2)第1代百葉蟲口1-2頭,第2代是百葉蟲口4-5頭。重點防治時期在第l代和第2代成蟲發生期,即控制第2代和第3代幼蟲為害。
藥劑可選噴:
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~2000倍液,或20%除蟲脲懸浮劑3000~6000倍液,或20%氟幼脲膠懸劑4000~8000倍液,效果甚佳。
END
▼更多精彩推薦,請關注我們▼
投稿&合作&建議&聯系
合作電話 | 0411-39560160
...
內容來自網絡,由中科禾一收集整理
如有侵權,請告知刪除,轉載請聯系我們
素材來源 | 農極客植保圖譜等
編輯 | 何祎
